网友:亲子鉴定不匹配照片清晰
夫妻生活中最可贵的莫过于真诚信任和体贴。——穆尼尔•纳素夫
恋爱的时候总是有太多的美好,让人不想从美梦中醒来,但婚后的生活总是让人们不得不睁开眼睛面对现实。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会厌倦,渴望新的事物,所以有人说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面的人想出来。
没结婚的人想要跟心爱的人结婚,想要给对方一个家,结婚的人,却怀念单身的生活,一个人自由自在没有任何压力。
结不结婚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但如果选择了婚姻,就要承担婚姻所带来的责任,保持对婚姻的忠诚。
人生三大喜事,其中就有孩子的降生,孩子的出生也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个身份,也成为了别人的父母。
但周先生的孩子出生以后,不但没给周先生带来快乐,反而还给周先生带来很多烦恼,并不是孩子有多调皮,而是因为外人的一些议论。
很多人都说周先生的孩子不像他,正所谓三人成虎,或许一开始还可以当成不在意,但是说的人多了,心里就会犯嘀咕。
朱先生也不例外,一开始根本没把这件事情当成事情来看,但是说的人多了以后,特别是亲戚朋友也天天说,他也忍不住在心里开始瞎想。
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周先生偷偷带着自己的孩子,小周去做了亲子鉴定,结果出人意料,孩子真的不是他的。
气愤的周先生找到妻子对质,结果妻子却说孩子可能是抱错了,根本就不承认他可能背叛婚姻的事情。
为了证明妻子说的不是谎言,妻子钱某还主动跟孩子小周做了一个亲子鉴定,结果显示孩子小周是钱某的亲生孩子。
这下钱某口中的孩子可能抱错了,显然就有些站不住脚了,气愤的丈夫周某无法忍受妻子的背叛,主动提出了离婚。
因为妻子背叛了自己,还让自己帮别人养了那么久的儿子,周某求妻子钱某离婚,并且赔偿自己15万元。
但是钱某却并不认同,在钱某看来她并不知情,所以这些钱不该由她来出,她也是在丈夫去做亲子鉴定报告以后,才知道孩子不是丈夫亲生的。
听周某妻子的意思,好像错的人根本不是她,背叛婚姻的人也不是他,她好像是个无辜的受害者一样。
如果不是丈夫去做亲子鉴定报告,他们还是幸福的一家人,是丈夫去做了这个鉴定报告,现在还闹出这么多事。
乍一听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但仔细一想这完全就是歪理,难道丈夫就应该白白帮别人养孩子,包容自己的妻子背叛感情吗?
难道因为不去做鉴定,这个孩子就能变成丈夫亲生的吗,这完全就是鸵鸟一样,遇到危险就把自己的头埋起来。
假装看不见并不能意味着不存在,很显然其实就是背叛了婚姻,即便丈夫没有去做亲子鉴定报告,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丈夫去做鉴定报告没有错,反而是妻子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觉得自己是无辜的,让人非常的气愤。
忠诚是婚姻的基石,如果两个人连忠诚都无法保证,又要谈什么幸福一生呢,谈什么坦诚相待,谈什么相互扶持一辈子。
就像一栋房子,如果地基没有打好,上面的东西无论建设得多么华丽,轰然倒塌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花花世界诱惑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不往诱惑上碰,诱惑也会主动往我们身上撞,让人防不胜防。
两个人互相监督是一方面,但很多时候自觉也非常重要,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即便是夫妻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一起。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独自面对一些东西,独自抵挡一些小诱惑,既然选择了婚姻,选择了对方,就应该对婚姻负责,对对方负责,对自己负责。
很多人在婚姻里过得不幸,就喜欢在婚外去寻求安慰寻找感情,其实婚外从来没有真情,有的只是痛苦与欺骗。
儿子彭胡连续三年参加高考,分数都低于200分,作为工程师的父亲彭向东怀疑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悄悄和儿子做了亲子鉴定,发现DNA鉴定结果显示二人并非亲子关系,因此影响他和妻子、儿子之间的矛盾。然而,再次和儿子进行DNA鉴定,结果却显示他和儿子之间为亲子关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01
彭向东是武汉市某公司一名高级工程师,妻子胡元英是高校的副教授级讲师,二人均是博士文化程度,他们有个儿子叫彭胡,却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之家,彭向东对于儿子一直寄予厚望,从儿子3岁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特长,让儿子上幼儿钢琴培训班。儿子表现出很好的音乐天赋,学钢琴学得特别快,四岁左右时,就能流利的弹奏世界名曲,多次应邀参加各种文艺演出。5岁的时候,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多次在全国少儿钢琴大赛中斩获大奖,甚至多次与国内知名钢琴家同台表演,彭胡在音乐上的天赋,一度为多名钢琴家称赞,甚至有知名钢琴家要收他为徒。
相对于音乐的天赋,彭胡的文化学习就不尽人意了,父亲彭向东来自湖北的农村,靠着勤奋学习,一步步从一名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来又读研读博,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彭向东的理念里,儿子的音乐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不会走得太远。
对此,妻子胡元英虽然深有同感,她毕竟是教师,觉得儿子可以向特长方面发展,但是彭向东却认为儿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不能落下。
夫妻二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时,彭胡已经8岁了,读小学三年级,各科成绩都很差,语文数学外语都考不及格,班主任老师曾委婉地告诉彭向东夫妇,彭胡上课不认真,爱讲话,几乎不做作业,还有一些很不好的习惯。
彭向东知道,这与彭胡成长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之前,彭胡一直生活在掌声和鲜花中,走在外面也是“小名人”,亲戚朋友包括同事,见到彭胡都会称他一声“天才”,这让彭胡幼小的心灵中,有一种超乎同龄的优越感,也让他养成那种“眼高一切”的毛病。
彭向东认识到这个问题后,自然也没敢马虎,所以开始推掉儿子的不少演出活动,一门心思矫正儿子的毛病。他的方法简单而明了,就是要让儿子把重心放在文化学习上,至于钢琴的学习,只能当成业余。胡元英在丈夫的坚持下,也只好做出让步。
然而,几年下来,彭向东夫妇在儿子的文化学习上,花了不少功夫。胡元英不仅自己教,儿子上初中后,还专门给儿子请了一对一的家庭教师,然而,彭胡的学习成绩一直提高不了,中考更是只考了两百多分。
这几年的文化学习中,彭胡内心是反感的,可是在严厉的父母面前,并不敢表露出来。而且因为绝大多数时间,彭胡都放在了文化学习上,偶尔有时间练习一下钢琴,也让彭胡变得无精打采。
遇到心情不错的时候,彭向东和胡元英二人偶尔让彭胡去参加一下文艺演出,虽然在外行看来,彭胡演奏还算不错,可内行人一看,都摇头表示惋惜,觉得这个孩子当年演奏的那种灵动性,已经荡然无存,所谓的“钢琴小天才”已经泯然众人。
对此,彭向东和胡元英二人虽然也感到有些遗憾,但是并不十分在意,他们更在乎儿子的文化的成绩,然而中考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儿子似乎真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为儿子文化分数低,彭向东又决定让儿子参加某高中艺术生招生,结果落选了,这对儿子彭胡来说,打击其实是很大的。
02
后来,彭向东通过一些关系,将彭胡送到某重点高中就读,彭胡的文化成绩一如既往地差,高二时,彭胡转为艺术生。靠着小时候过硬的钢琴基础,彭胡在专业考试上,基本能达到一些高校艺术生招生的标准,然而,第一次高考的文化成绩,彭胡考了121分。
彭向东让儿子复读一年,胡元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辅助儿子的学习上,可是儿子就是不开窍,结果可想而知,第二次高考,考了182分,比第一次提高了61分。虽然分数仍然很低,但是胡元英觉得儿子还是有进步的空间,所以决定让儿子再次复读,然而第三次高考,彭向东只考了141分。
儿子的学习成绩如此稀乱,让原本感情还好的彭向东、胡元英二人,开始频繁地争吵,最初争吵的内容是对儿子的教育上,两人相互埋怨,胡元英对丈夫当年一味地抓儿子的文化课学习而断送了一个“钢琴天才”十分懊悔,也成了她经常攻击丈夫手段。
儿子的文化成绩差,一度也成了彭向东的心病,他甚至开始对儿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其实,从儿子参加第一次高考开始,彭向东心中已经有了疑问。他和妻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按说儿子应该遗传了他们的基因,成绩不会太差,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其中是不是有其他原因?
彭向东开始怀疑彭胡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的?而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形成,也让他想起当初自己和胡元英恋爱之前,胡元英曾和大学的一名音乐老师谈过恋爱。结婚之后,彭向东曾被公司派到上海深造了两年,他们的儿子彭胡正在那两年间出生的。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彭向东的心中就有一个梗,常常为此事烦恼,在彭胡第二年高考成绩出来后,他悄悄把儿子的头发和自己的头发拿去做DNA鉴定,然而鉴定的结果正如他猜测的那样,他和儿子并不是亲子关系。
这个结果如一记重锤敲击在彭向东身上,再想想自己十几年来,在儿子身上花了不少心思,为这个儿子操碎的心,心中不禁冷笑和感到深深地悲哀。
彭向东并没有第一时间把这个结果,告诉妻子和儿子,因为他内心十分矛盾,一旦公开这个结果,极大可能会造成了他们婚姻的解体。而且这种事情,对于爱面子的彭向东来说,更是羞于启口。
虽然彭向东没有讲出来,但是对儿子的态度明显地冷淡了许多,以至于妻子在让儿子复读第三年的时候,彭向东完全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随后的一年里,彭向东开始以应酬、加班为由,再也不按时回家,对于彭胡的学习更是不管不问。
彭向东的反常举动,胡元英自然看在眼里,不过她只是以为丈夫对儿子“不成器”感到寒心,根本不会想到彭向东在内心深处已经把儿子当成了外人。看到丈夫对儿子的态度,胡元英也挺生气,说彭向东越来越不像个父亲了,彭向东则冷漠回应,一副儿子到底是谁的,你心中最清楚。
家庭矛盾的爆发,终于在彭胡的第三次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胡元英告诉彭向东时,彭向东一副与自己无关的姿态,让胡元英很生气,开始指责和数落彭向东,彭向东也彻底被激怒了,口无遮拦冲着胡元英吼道:“彭胡考多少分与我有屁的关系,他又不是我儿子。”
胡元英顿时愣在当场,不可置信地望着丈夫,彭向东接下来的一句话,无异于火上浇油,他说:“彭胡是你和那个人的种吧?”
反应过来的胡元英顿时不依不饶,说彭向东污蔑她的清白,可面对彭向东拿出的那份DNA鉴定,胡元英彻底傻眼了,但她却非常肯定地说:“DNA鉴定有问题。”彭向东却相信这个结果,两人又免不了一阵争吵。
03
后来,在胡元英的一再坚持下,彭向东带着儿子再次进行了DNA鉴定,而这一次采取的抽血鉴定,结果出来后,彭向东再也不淡定了,因为这一次的结果表明,彭胡是他的亲生儿子。
两次鉴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让彭向东也变得手无举措,胡元英对此事也不理解,一家人又前往上海进行了第三次鉴定,同样采取抽血鉴定,结果和第二次一样,彭向东和彭胡之间是生物学上的父子关系。为了彻底弄清楚彭胡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鉴定,而这一次采集的是头发,结果是彭向东第一次鉴定的结果一样,二者不是父子关系。
为何鉴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彭向东咨询了专家,终于得到了答案。
原来,出现在彭胡身上的是一种基因嵌合,是胎儿发育中的一种异常现象,简单地说,胡元英原本怀的是异卵龙凤胎,但是女宝宝很弱,在子宫孕育的早期就死掉了,但她的部分细胞被男宝宝“吸收”了,如此在男宝宝彭胡就会具有两套基因系统,一套是她自己的,另一套来自异卵双胞胎。
当然,原本龙凤胎的基因应属于同一父亲,但是基因嵌合的过程会导致部分基因序列产生变化,可能与父亲的位点对不上,当然还有更特殊的情况,就是作为父亲的彭向东本身也是一个嵌合体。
知道了这个结果,彭向东也挺自责的,自己不仅冤枉了妻子,也忽略了儿子。好在彭向东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当即向妻子儿子道歉。
经历了这件事儿后,彭向东和胡元英也彻底地看开了,既然儿子不是考大学的料,他们决定把儿子送到专科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院,让儿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专长。
有谁会想到DNA的鉴定,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然而,这种事情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一对父子身上,DNA鉴定作为判定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准,之前或许极少有人怀疑它的准确性,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每个人的DNA是唯一性的,却忽略了这种基因嵌合情形。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之前一些进行DNA鉴定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是否也造成亲父子(女)成为路人的情形?
文中的彭向东最初采取头发鉴定,按说DNA鉴定,在如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条件下,是不会出错的,但是,彭胡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恰恰发生了一些意外,也导致鉴定的结果,出现了偏差,这让彭向东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儿子也遭到他的嫌弃,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关系。
DNA亲子鉴定,作为判断亲子(女)关系的重要依据,在我们周围人群中,应用还是比较广泛,鉴定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家庭的最终走向,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然,从本文中,我们也能看到,任何事情都可能有特例,就如同DNA鉴定,也会出现基因嵌合的特殊情况,影响最终的鉴定结果,这也提醒了世人,今后在做DNA鉴定时,除了常规的血液、毛发之外,还可以进行唾液、汗液、排泄物等等多种途径的鉴定,以达到最准确的鉴定结果。
当然,DNA亲子鉴定结果,只是作为亲情关系的一个参考,一个家庭未必有血缘关系,才能稳定,例如一些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也会出现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一个家庭除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随便的去作亲子鉴定好,这对孩子来说或许是另外一种伤害。
本文中,虽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描写彭胡的情况,实际上,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可以看得出来,彭胡虽然出生于高等知识分子之家,实际上过得并不幸福,甚至还很痛苦,而造成了一切的,不仅仅有个人的原因,父母对他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和父亲多次反复的做DNA鉴定,他难道就没有想法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end——
2009年某天,温州市区的一个家庭内弥漫着让人不安的低压。夫妻双方坐在餐桌的两侧,而桌面上摆放着着一张亲子鉴定报告。
报告上显示,孩子和丈夫不存在亲子关系!这一切都让丈夫感到心酸和委屈,他辛辛苦苦抚养了五年的宝贝儿子,竟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
因此,他才想到向妻子询问。
然而,妻子的态度却是十分激烈:“我辛辛苦苦为了这个家操持,你竟然怀疑我对不起你?”
妻子坚定地声明自己可以同他一起去做亲子鉴定,而亲子鉴定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两人的意料:孩子和妻子也不存在亲属关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夫妻俩的亲儿子究竟去了何方?是否能够团聚?
“换子”疑云这对遭遇不幸的夫妻叫做白植伟和傅文娥。丈夫白植伟在一家工厂上班,而妻子傅文娥则是在一家私企上班。两人因介绍结婚,夫妻俩之间关系很不错。
2005年3月19日,傅文娥在温州市友好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孩,那之后一家三口一直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白植伟却发现孩子长得和自己并不相似。
白植伟的同事得知了这件事,都在背后说白植伟这是“喜当爹”了!白植伟的妻子是做商贸的,需要经常性到外地出差。难道妻子真的对自己不忠了吗?白植伟一开始不愿怀疑妻子,便自顾自来到医院同儿子做了个亲子鉴定。
谁知这结果一出来,白植伟的脸色顿时一片铁青:儿子小帆竟然真的不是他的亲生孩子。
他愤怒地找到妻子,向妻子质问儿子的真实身份。
却不想,妻子得知这一结果后比他还要震惊,“怎么可能?是不是检查错了?”
傅文娥虽然常年在外,却的的确确是在忙工作,回到家还要做饭、带孩子,哪有时间搞那些有的没的。看到丈夫怀疑的目光,当即也恼了。夫妻俩吵了一架,最终还是打算带着儿子前往医院做一个亲子鉴定。
2009年6月5日,两人出发前往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部门。因为需要一段时间,两人各自回了家。
然而,当一周后鉴定结果出来的那一刻,白植伟和傅文娥两人一块傻了眼。
儿子和傅文娥也不存在亲子关系!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还会有假吗?
两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在夫妻俩愁眉不展的时候,一名司法人员突然询问:“夫人是在医院生的孩子么?”
傅文娥当即点点头。
于是司法人员便告知医院在管理婴儿的时候是统一管理的,有可能是抱错了。
这一提醒,白植伟才想起了什么。“那时候确实感觉到有些不对,孩子抱过来的时候嗓子是哑的,护士说是孩子不愿洗澡,哭哑的。我们就没有留意。”
原来2005年3月19日,傅文娥曾经在温州友好医院生产。当她生下孩子后的第三天,护士便将孩子抱去清洗胞衣。刚产下来的婴儿长得都差不多,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或许是在那个时候弄错了。
但,两人真正的孩子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怀着有些疑惑的心情,夫妻俩来到了温州友好医院,将这件事告诉了温州友好医院方面的医生。得知情况后,医生不敢怠慢,立刻调取出当时的出生记录。
而在那个日期前后出生的婴孩竟然高达12名!
虽然和亲生孩子相处不久,但白植伟也知道妻子生的是个男婴。
于是医院排除了其中的女婴,剩下了8名男婴。随后又调取了孩子生父、生母的资料,医院方本想通过打电话询问,约着一起做亲子鉴定的。但白植伟看到那些父母的照片后,却突然制止了医院方的动作。
“不用了,我知道谁是小帆的父亲了!”
白植伟将其中一名家长的照片拿出来,指着照片说,“他和小帆的模样太像了,应该就是他了!”
白植伟能够确定,这名先生应该就是小帆的亲生父亲的原因只有一个:养子小帆的模样和他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那么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正在这位先生家中呢?也不知道这么些年来,儿子过得如何?白植伟感到十分激动,但毕竟是事关孩子的大事,不能唐突。
医院也对白植伟找回孩子表示了鼎力支持。很快,便以“免费医疗检查”的借口将这家人约了出来。
这家人的孩子究竟是不是白植伟的亲生儿子呢?两人是否能够相认?
将错就错,血缘关系重要吗?小帆的亲生父母叫黄乾武、陈佩佩,两人家住瑞安。接到医院的电话后也没有怀疑,上午10点多就带着家人来到了医院。
当黄乾武一家人出现的时候,白植伟隔着看到了黄乾武的孩子。
而看到那孩子的一瞬间,他就可以断定:这个孩子,绝对是他的亲生孩子。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孩子跟小时候的自己实在是太像了。
当走出医院的时候,白植伟感到失魂落魄。他养育了小帆整整五年时间,虽说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的亲骨肉,但付出的感情却是实打实的,看到小帆一无所知的脸时,也感到心脏撕裂般的疼痛。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跟老婆商量说:一定要换回来。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了亲生儿子的所在,不换回来,我不甘心。而且,白植伟也清楚:他已经知道小帆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实在无法毫无芥蒂地对孩子好。
听到白植伟的决定,傅文娥当即落下眼泪。她自然也是不舍得小帆的,可也知道自己对小帆的爱是给错了人。她无数次地想:为什么小帆不能是自己的亲儿子呢?倘若自己的孩子没有被医院换掉,那他们该多么的幸福啊!
看着妻子朦胧的泪眼,白植伟只能劝说道:长痛不如短痛。
早在约见黄家人的时候,医院就通过身体检查的理由拿到了孩子的DNA,并送去做化验。
一周后,白植伟夫妇果然等到了结果。黄乾武和陈佩佩两人的孩子小辉和白植伟夫妻是亲子的概率在99.99%。
然而,不知为何,医院方却迟迟没有向黄乾武的家人告知这件事。白植伟夫妻急切地想要见到儿子,只能按照医院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位于瑞安市陶山镇下社村的黄乾武家中,真诚地向黄乾武夫妻告知了孩子抱错的事情。
黄乾武一家得知这件事,反应很是激烈。
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白植伟家大不相同——黄家是四代单传,因此小辉的出生承载着整个家族几代人的期盼和爱意。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小辉的母亲在生下小辉后,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他。
突然间听到极度的宠爱的宝贝不是自家亲生的,全家人自然感到十分离奇,丝毫不敢相信白植伟出示的亲子鉴定,还怀疑他是来骗小孩的歹人,差点报了警。
这样的态度让白植伟感到十分头疼,他劝说黄乾武两夫妻:“如果孩子真的不是你们亲生的怎么办呢?这种事情,早发现,早纠正。不然最后对两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2009年9月,在白植伟的劝说下,黄乾武夫妻终于相信了孩子抱错的事情。他们打算重新为小辉做一个亲子鉴定。而在做亲子鉴定的时候,黄乾武和陈佩佩夫妻也在心里暗暗祷告,希望一切都是一场误会。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希望,亲子鉴定的结果都没有任何改变:他们宠爱了五年的儿子不是亲生的,而小辉和白植伟夫妻、小帆和黄乾武夫妻才是真正的亲人。
得知这个消息后,黄乾武彻底崩溃了,陈佩佩也显得十分难过。为了带好儿子,黄乾武夫妻实在付出了太多。平日里,夫妻俩会带着儿子到处玩耍。还会让儿子同他们睡在一间屋子里。五年多的真情岂是能抹除的?
因此,小辉的事情带给夫妻俩的打击是巨大的。
小辉是黄乾武夫妻两人的心肝宝贝,如今儿子被带走,他们根本无法继续维持生活!
经过悲痛的思考后,黄乾武夫妻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他们拒绝了调换回来的请求。
两个家庭,做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
最终,两个家庭将走向何方?
最终结果“事已至此,我们还是维持现状吧。”
下定决心后,黄乾武和妻子苦口婆心地劝阻白植伟夫妻,“孩子都长那么大了,不适应怎么办?而且我们又不是对孩子不好,小辉放在我们这养,就放心吧。”
说完白植伟,黄乾武又劝说傅文娥:“我们两家还能做亲戚,两个孩子当兄弟一样相处,等他们长大后自己选去哪个家庭,不也挺好的么?”
这番说辞打动了傅文娥,她看了一眼丈夫。但遗憾的是,白植伟却不这么认为。
见到黄乾武拘着自己儿子不还,白植伟当场就怒了:“咱们都是做父母的,现在也知道孩子不是亲生的。心中难免偏颇,不领回来谁安心?”
而且,白植伟家中虽然也不富裕,但毕竟是城市户口。教育资源、学习环境都和村子里有很大的差别,倘若不换回来,那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双方几次三番地交流,都没能说服对方。
见到儿子迟迟不能回家,白植伟心中也很焦急,于是便抛出了杀招:“你们再这样,我只能到法院起诉你们了!”
黄乾武也动了怒气,“谁怕谁啊,这孩子我们还非养不可了!”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双方不欢而散后,黄乾武还是找到了律师咨询。而律师的话,却深深地刺痛了黄乾武的心。
律师说:“像这种情况,白先生有权利要回孩子,而且法官的判决很有可能偏向于白先生。”
黄乾武一听,当即像是苍老了十岁。既然怎样都无法留住儿子,他也没必要和儿子的亲父母闹得那么僵了,最终他找到白植伟,同意了让儿子去白家。
然而就在双方的大人作出决定后,黄乾武的养子小辉突然像是有所察觉一样,对陈佩佩展现出了远超平常的依赖。就连上幼儿园,也会要求妈妈不要离开。
眼见着感情越来越深,黄乾武也没有时间再留恋和儿子的感情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给儿子一个缓冲期。
白植伟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两个儿子他都很心疼。自然点头同意了。
之后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能够融入新的家庭,白黄两家人借着走动的理由让两个孩子轮流在白家和黄家居住。
一开始,确实有些成效。两个孩子会友好的和他们的亲生父母相处,然而很快双方的家长就发现这种方法根本无法达到目的。无论和亲生父母建立了多么深厚的感情,只要见到养父母,孩子们就会将亲生父母抛之脑后。
久而久之,双方都感到十分痛苦。
于是他们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彻底换回自己的孩子。
2010年2月1日,白植伟将自己的养子小帆送回了黄家,并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小辉接回了自己家。所有的家长都感到内心被撕裂一般疼痛。
他们本以为这种疼痛最终会随着时间流逝。却不想,和亲生孩子生活的日夜里他们岁对养子的思念在逐日加深。
而孩子们的反应更加激烈,内向的小辉变得暴躁、易怒,外向的小帆也开始长时间地一个人呆在一起,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白植伟更是直言:小辉被黄家人宠坏了,而自己却并不敢严厉地教养。因为只要稍微一严厉,小辉就会展现出愤怒的样子,甚至会对家中的物品展现出暴力倾向。而小帆也变得极为谨慎,连想要上厕所都憋着。根本不和黄家人沟通。
如此一来,黄白两家的所有人神色总是恍恍惚惚的。尽管他们已经足够小心,足够疼爱亲生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心中却有着难以触碰的隔阂。对养子的爱和思念、亲生子展露的隔阂让他们感到日复一日的痛苦。
很快,两家人就想起了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温州友好医院。
2010年4月,白植伟向法院提起对温州友好医院的诉讼,经过法院判决,温州友好医院调换了两家的孩子,存在重大失职,需要赔偿白植伟一家9万元的精神损失。
孩子和两个家庭的痛苦,9万元又算得了什么?
白植伟对判决结果不服,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法院认为,在没有造成人性命威胁的情况下,医院的处罚是经过法庭深思熟虑的。因此驳回了白植伟的诉讼。
医院的一次失职,造成了两个家庭的痛苦。但同时也让孩子们有了两对父母,收获了一段真挚而纯粹的感情,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截止到2022年,小帆、小辉两个小男孩终于在亲生父母的家中安顿了下来,父母对他们的爱意,终究是扣动了他们的心门。但每逢过节时,白植伟还是会带着小辉回到黄家,让他们与养父母见面,也见一见自己那个相处了五年的养子。
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对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
好在,两个孩子最终没有因这种影响走上不可挽回的道路。只希望在未来的人生中,小辉、小帆两人能够平安喜乐地长大!
文章内容可能有引用其它网络内容,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免费删除:https://www.whnhnc.com/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