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豪为服刑人员采血
25年,跨越千山万水来团聚
让我们随着时光之轴展开这个故事。
25年前,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名叫杨博的5岁小男孩丢失,那晚,杨博的爷爷召集全村村民点着火把四处寻找,怎奈火把烧尽,也没能找到孙子的踪影,全家人彻夜不眠,哭泣声此起彼伏到天明。
此后长达十四年间,杨博的爷爷远走他乡找寻孙子,他背着板凳、带着磨刀石,足迹踏遍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依然杳无音讯,最后因年迈体衰不得不失望返乡。耄耋之年的杨爷爷抚摸着孙子的照片,时常老泪纵横,不知余生能否再与孙子重逢。
时间和空间转移到2009年的河南,年轻人张海清楚地记得自己曾被拐卖,他试图寻找亲人,还做过相关的DNA比对,都以失败告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宝贝回家网,在网站志愿者大树和小梅的帮助下,注册登记了寻亲信息。此后几年一直与志愿者保持联系,打听寻亲进度;而从2013年开始,志愿者再想联系张海时,却发现他的手机号已是空号。
张海去了哪里?他又经历了什么?
原来,他因绑架罪、抢劫罪被判刑,正在湖北省沙洋范家台监狱服刑。
2016年2月15日,张海到该狱七监区的第一天,就向监区管教民警写了一份寻亲申请书:我大约于1991年被人拐卖至河南,当时我已5岁,稍稍记事。从小,我就有个心愿:一定要找到我的亲生父母!我曾在宝贝回家网登记过信息,但进入看守所就与网站志愿者失去了联系,我很想早日找到父母,恳请警官帮我继续寻亲!
监狱寻亲从无先例,看起来像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每周的狱情分析会上,七监区包片领导决定尽最大努力帮张海寻亲,了却他的心愿,让他以轻松的心态投入改造,这也是有利于监管安全稳定的大事。并提出由22岁的民警桂豪跟进,负责帮助寻亲。
经过与张海谈话,桂豪了解到些许他被拐的细节。于是按照张海留下的信息,辗转联系到了曾帮助张海寻亲的志愿者小梅。第一次与小梅通话就长达一个多小时,桂豪从小梅那里确认了张海漫漫寻亲之路的艰难,也更坚定了自己尽全力帮张海寻亲的想法。随后,他与小梅一起,仔细比对宝贝回家网的寻亲信息,工作宛如大海捞针,但终于发现张海与25年前在陕西丢失的杨博存在众多相似点。
两个月后,经过DNA打拐库权威比对证实,张海和杨博的确是同一人; 紧接着,桂豪多次联系陕西省公安厅打拐办,并经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协调,为张海出具了亲子鉴定法律文书。
25年与亲人失散,8年寻亲未果,监狱民警介入仅3个月,就传来了好消息!也许,这是上苍的垂怜,是命运的安排,更是无言的感动。当天,桂豪激动地向监狱长作了汇报,监狱长当即召开党委会,将认亲日期定为8月4日。
8月3日晚上,张海一刻也没合眼,生怕睡过了与亲人相认的时间。
8月4日一大早,湖北下起了滂沱大雨。在沙洋范家台监狱七监区专门准备的特殊会见现场,张海见到已是90高龄的爷爷,噗通跪在了爷爷面前——为了这场重逢,一家人已苦等了24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杨爷爷见到孙子,摸了摸杨博头上那个已经淡化了的三角形疤痕低语,有这个疤,就是我家丢的娃!随即仰天大哭:“让我好好看看你!可怜的孩子,你让我们找得好苦!” 张海的亲生母亲已年近七十,任凭泪水扑簌簌地落下,她抱着儿子久久不愿松开,仿佛要把25年未曾给予的母爱在那一刻完全释放。她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为儿子穿上,希望用陕西老家穿新鞋走新路的方式,激励犯错的孩子早日走上新生之路。这一幕打湿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眶,正是因为桂豪和宝贝回家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成功创造了全国被拐儿童成年后找到亲生父母的万分之一小概率奇迹。
这一刻,他足足等了十年
桂豪为付亮手绘的寻亲地图
张海认亲当晚,同监舍的服刑人员付亮(化名)从梦中哭醒,再无睡意。黑暗中,他回想起自己的流浪经历,讨饭、睡桥洞、走高速、求职遭拒、多次入狱……长叹了一口气。
听到安心入眠的张海已鼾声震天,付亮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张海认亲的场面深深触动了他,想起自己流浪27年却不知亲人在哪,他也萌发了寻亲的念头。可他不确定桂豪警官能否帮他找到亲人,倘若真的找到亲人,记忆中棍棒式教育的父亲又能否接受他。
付亮一夜未眠,他的心思被敏锐的警官桂豪捕获到。两年前,桂豪刚到七监区就了解到,付亮是名流浪儿,因无法确定真实身份不能呈报减刑。加上帮张海寻亲积累了经验,桂豪的信心更足了。在监狱领导支持下,他主动提出帮助付亮寻亲。
桂豪仔细查阅了他的档案:6岁和父亲赌气离家出走,3次入狱。找不到亲人,顾虑刑满后没有去处,几乎失去改造动力。付亮只记得父亲是编制竹背篓的,爷爷是烧瓦片的。
接着,桂豪列出父母、亲属、农产品、地形地貌等几十项、近百个问题,一一询问付亮,终于“淘”到一条极有价值的信息,付亮记得他家在某镇上。桂豪上网查到,该镇位于重庆市云阳县。
根据这些信息,桂豪画出一张付亮家乡的地形地貌图,并将寻亲信息发布至宝贝回家网。这张手绘图使寻亲见到了一丝亮光,很快,云阳县政府、公安部门和当地志愿者也加入到寻亲队伍中来,可云阳县城曾历经历史性搬迁,排查疑似案例困难重重。在不断的提问和解答中,当地村干部将付亮的“疑似父亲”锁定在重庆市开州区一户蒲姓家庭。
云阳县公安局民警随后与桂豪取得了联系,希望能采集血样进行DNA比对。得到公安机关、范家台监狱、宝贝回家网三方认可后,桂豪为付亮采集了血样。在湖北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等多部门的帮助下,好消息终于传来,DNA比对成功,重庆市开州区蒲姓老人与付亮确实为父子关系!
桂豪赶忙将付亮的相关资料寄往重庆市赵家镇派出所,27年没有户籍的付亮终于落了户,付亮也终于能与父亲和哥哥在狱中相认,吃上了阔别27年的团圆饭。
今年除夕夜,付亮用新办的亲情电话卡给家人打去电话,电话那头,哥哥一席话让付亮心里暖暖的:“全家人都盼着你回来!”
不久后,付亮终于获得了法定减刑资格,并顺利呈报了减刑。“出狱后,我想跟着哥哥做生意,再不做违法的事了。”付亮对未来信心满满。
这一刻,他足足等了十年。
两个字,用尽30年的等待
桂豪感到肩上责任沉甸甸的,他知道还有很多服刑人员需要帮助
去年12月,得知张海、付亮接连找到亲人,同为沙洋范家台监狱七监区服刑人员的陈川(化名)难忍焦躁的心情,主动找到桂豪警官,请他帮忙收集寻亲资料。
经过四个小时的谈话,桂豪得知陈川也是名流浪儿,他1980年左右出生,7岁开始流浪,多次因为生存问题入狱。其中有一条难得的信息:陈川记得哥哥叫陈万中,自己可能是贵州人。当晚桂豪整理完相关的寻亲资料,在宝贝回家网启动了排查程序,可惜未能发现疑似案例。
第二天,桂豪与志愿者小梅取得联系,他们委托公安机关帮忙排查贵州陈万中的信息,可相关信息对应不上;又采取多种排查技术继续寻找,终于锁定了贵州六枝一位名叫陈万忠的人。
今年1月至3月,经桂豪和小梅多次申请,在志愿者“佛度有缘人”“毛毛虫”等人的帮助和宝贝回家网站长张宝艳等人的协调下,经四川省基因格鉴定中心鉴定,得出陈万忠和陈川为同一父系的结论。
证实兄弟关系后,桂豪联络到陈万忠,告知他陈川在湖北监狱服刑。年过半百的陈万忠曾对弟弟当年失踪一事深感伤心,情绪很久才得以平复。接下来的三个月,桂豪一鼓作气多次和当地派出所联系,提供陈川的身份资料,经过艰难的调查取证,今年6月,流浪30年后的陈川终于落户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7月26日上午,陈万忠赶到范家台监狱,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陈川,他脱口而出叫了声弟弟的乳名:阿川!
这两个字,陈川用了30年来等待。
随着为服刑人员寻亲连传捷报,狱中不断有人提出需求。身为一名监狱民警,桂豪感到肩上责任沉甸甸的,他知道,还有很多服刑人员需要帮助:“我会坚持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帮助服刑人员找到亲人、拥有合法身份,也许就能拯救他的下半生!”
寻亲过程中,桂豪也被宝贝回家网志愿者们的热情付出所感染,去年9月,他正式申请成为宝贝回家网湖北片的志愿者。他还设立了“桂豪寻亲”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尚在寻找中的案例。寻亲仍在路上,他在不知疲倦地奔行走。
您还可以继续阅读
新时代政法工作漫谈 |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寅:建设更高层次的平安上海、法治上海
新时代政法工作漫谈 | 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甘露: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
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矢志不渝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新时代政法工作漫谈 | 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喜:高举旗帜、担当使命
更多内容
请关注《长安》杂志
设计:贾平

记录平安中国建设好声音
传递法治中国建设正能量
展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新风采
长按二维码关注长安杂志
文章内容可能有引用其它网络内容,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免费删除:https://www.whnhnc.com/hang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