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丹东三院亲子鉴定
丹东市第三医院心理三科主任 赵秀君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精神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意的一件事情。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心理疾病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青少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选择和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可能困惑更多,更迫切需要不断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首先得了解孩子这段时期独特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他把人格的发展看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如果孩子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孩子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中学时期的发展任务具体包括:
(一)自我的形成。即我是谁,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这时候形成的小团体对他很重要,特别是认同,被同伴们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小团体的三观是被他认同的。
(二)独立意识的形成。我想做和别人让我做,这个矛盾是很突出的这个时候就要教育孩子如何去平衡,找到平衡点,我自己想做什么和别人让我做什么。
(三)和异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异性感兴趣,那么在态度和行为方面老师、家长、同学本身要认同这种小团体的重要性。有的孩子,我一心就是要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我是独立的,和别人没什么关系,只想着学习。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形成是不利的。自己想做和别人让做,老师和家长要根据不同的孩子设定不同的规则。有些孩子需要严一些,像外向、稳定的孩子。有些孩子需要温柔一些,比如内向不稳定的孩子。关于跟异性交往的态度上,我们心理学是这么认为的,通常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异性就是感兴趣,好奇,喜欢是美好的,和别的喜欢是一个概念,比如,我喜欢花、我喜欢树、我喜欢美女、我喜欢音乐和体育。它和恋爱不沾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新冠疫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很多人以前周末可以去讲课或者是远行,这样的生活习惯在疫情之后所有的人都不能出门,整个社会都要面对这样生活习惯的改变。那么任何变化,大部分人都可以适应的。就像国外的留学生在国外读书都要上网课是一样,我们国内学生大部分也都在上网课,所以只有很少数的人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这和他以前的处境是有关系的。
18岁之前,学生网课不适应,出现紧张和焦虑,主要源于家庭当中的父母之前对于孩子上网的一种担心和恐惧,担心上网成瘾。所以,网课之后,就带来了更大的担心,好多家长完全不能适应这样的情况,很担心孩子上网玩游戏,他们会闯进孩子的房间,看孩子在做什么,玩什么。这属于环境上的焦虑,也可以说来自环境所出现的焦虑。
另外一部分焦虑,与父母之间关系有关,尤其是那种紧张的父母关系。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处于准备脱离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逆反状态,所以网课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和处理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从文化、观念、认识、习惯等方面,去处理这个问题就尤为重要。
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是促进安全感。家庭关系是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来源,那么促进这种安全感,就源于我们彼此之间健康的情绪表达。不管出于什么情况,你的内心是安全的,家长就安定了,孩子也就安定了。
二是增加效能感。促进自我的效能感和集体的效能感。因为增加这种效能感让你更加胜任你现在学习的任务。特别是中考和高考任务。
三是建立联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联接,包括我们要保持网上的人际交往。
四是种植希望。种植希望就是同学之间相互助力,为彼此注入希望,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中学生独立性进一步获得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家长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为中高考做准备,与孩子一起了解当下学习情况和状态,设定目标、协商方法。在忙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运动,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后出汗,体内会产生快乐物质,它是中等抗焦虑、抗抑郁药,中等抑郁以下的,完全可以用运动来调节。所以说,维持和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双轨并行的。
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而心理健康塑造的过程也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如果我们能在孩子教育的黄金期,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进行分析,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就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鸭绿江晚报
别怕!这是惊恐发作
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四科 田佩瑶
在我出门诊时遇到这样的病例:
王女士,从事贸易工作,半年前的一次出差途中,她突然感到自己心跳很快,呼吸费力,胸闷,有憋死感,并伴有全身发抖。此时,一个念头涌上脑海:我是不是要死了。她立刻拨打120,可到了医院以后,上述这些症状却消失了,检查心脏等重要器官都一切正常。王女士为此很担心,害怕这样的感觉再次出现,更担心自己是不是患病没有被查出来。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反复做各种检查,尽管医生说没有任何问题,但都无济于事,她已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后经朋友介绍,王女士来丹东三院就诊。
王女士的症状,在医学上称之为“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它的典型症状为:一是突然出现强烈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失控感),同时伴有心悸、胸闷、胸痛、气急和喉头堵塞窒息感等症状,有的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二是发作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此种发作虽历时较短,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1个月内至少发作 3次,或者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发作的焦虑常持续 1个月以上;三是多数病人因担心发作时得不到帮助,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出门时要他人陪同。惊恐发作病人也可伴有抑郁症状,或出现自杀倾向。
惊恐发作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半年之内甚或更长时间内,一直处于过度疲劳、压力较大或长期晚睡(夜间12点以后)的状态下,导致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身体的能量被过度消耗,能量耗竭后身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发作诱因多为初次发作之前1至2天身体不适,或者突发情绪刺激等,导致机能损害,进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及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另一方面与个性有关,追求绝对完美和绝对安全,对一些事物的态度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对健康过分敏感和关注等等。
惊恐发作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一般急性治疗期为3个月,巩固治疗期3个月,维持治疗期6个月左右。每周进行一次到两次的认知行为治疗,临床疗效更好。
当惊恐发作时,我们的想法直接决定着发作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首先别和惊恐较劲。在惊恐发作时不要以紧张的心态来应对惊恐症状,也不要刻意去压制它们或咬紧牙关赶走它们;其次要正视症状,不要逃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逃避只会产生更多的惊恐,而更有益处的态度应该是:“噢,这些感觉又来了,不过我的身体经受得起这些反应,也能控制它。”再者要坦然接受。让症状顺其自然地发生和消失,这反倒会使你很迅速而轻松地度过惊恐。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晓)6月6日,由山东地矿三院施工的辽宁丹东3000米科学深钻目顺利终孔,钻孔终孔孔深3003.99米,终孔孔径φ75mm,创造了辽东地区非煤固体矿产勘查第一深孔纪录。该项目为三院继西藏甲玛3000米科学深钻、湖南郴州3000米科学深钻之后完成的又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深钻。
辽宁丹东3000米科学深钻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东/胶东矿集区深部矿产勘查与增储示范”项目下设子课题的核心工程。钻孔位于辽宁丹东五龙金矿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钻孔上部先后钻遇矿区废旧坑道、卵砾石回填物、蚀变破碎带等复杂地层,项目组采用水泥灌浆封孔、下套管隔离等措施顺利穿过。钻孔下部地层岩石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加之深部地层地应力大,对钻进效率影响严重,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全体成员克服冬季施工低温恶劣的施工环境,突发新冠疫情等影响,春节期间坚持施工,圆满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的完成,为验证该地区成矿条件,评价区域3000米以浅金资源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赵璇
文章内容可能有引用其它网络内容,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免费删除:https://www.whnhnc.com/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