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采集血液样本就可以准确的检验出亲子鉴定吗?
可以的,个人鉴定中以上提到的几种样本都是可以使用的,合格的样本做出来的实验准确率是一样的,血样是最好做出来正确结果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怀孕3个月哪里有做母血亲子鉴定
呵呵,看到楼主空间比较寂寞,特意进来踩踩哦,希望楼下有人能够尽快帮楼主解决这个问题吧。。。
顶一个先。
怀孕3个月哪里有做母血亲子鉴定
产前亲子鉴定技术难度较大,稍有不甚可能会伤害到胎儿及产妇,目前南京拥有亲子鉴定资质的机构只有五家:南医大、省人民医院、南京血液中心、东南大学和南师大。
一般怀孕16-22周,才可以采集胎儿羊水,鉴定的前提是不伤害到胎儿。成人的取样简单许多,一般来说血液、连毛囊的毛发、口腔因拭子等均可。取样一周后,鉴定所会出具鉴定报告。
月经血可以做亲子鉴定吗
可以。
经血用来做亲子鉴定,一般都是可以检测出来的。经血在亲子鉴定样本中,一般是被划分为特殊样本的。其主要原因还是经血的血液成分和静脉血不一样,且在样本选取检测的时候,根据样本的情况可能需要多取样本的不同地方检测,还可能需要与常规样本多一些的实验次数,同时在实验人员心理上,也是一个负担,是有点恶心的。
因此,做亲子鉴定时,一般分为常规样本:血痕、毛发、口腔拭子。特殊样本:烟头、羊水、指甲、口香糖、蜡块、牙刷、口杯、吸管、肌肉组织、经血、鼻血、纯精斑、胎儿流产物、混合精斑等。
献血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献血好处多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 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 1/2。
三、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五、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公民如何参加献血?
公民可以参加由单位(包括街道、乡村、学校)组织的献血;也可自行到辖区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或者自行到血站或流动采血车上献血,公民在献血前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如实填写健康咨询表。
·哪些人可以参加献血?
1998年9月,卫生部第2号令《血站管理办法(暂行)》中,对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如下:
1. 年龄:18-55周岁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6.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腊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凡符合上述标准的公民可以献血。
·献血体格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规定献血者必须做下列体格检查:
1.核对年龄:适合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
2.体重:男性不低于50千克(公斤),女性不低于45千克(公斤)。
3. 血压:收缩压12~20千帕(90~150mmHg);舒张压8~12千帕(60~90mmHg),脉压差大于4千帕(30mmHg)。
4. 脉搏:每分钟60~100次,高度耐力的运动员每分钟50~l00次。
5.体温正常。
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以上。
7.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8.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9.四肢无严重残疾,关节无红肿及功能障碍。
10.胸部;心肺正常。
11.腹部: 正常,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献血者血液化验有哪些项目?
1.血比重筛选,硫酸铜法: 男性大于1.052,女姓大于1.050。
2. 血型定型: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在有条件的地区或Rh阴性率高的地区,应做Rh(D)定型。
3.肝功能检查: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为指标,赖氏法测定应小于25单位。该指标不合格不宜参加献血,但不表示肝功能必定有问题。
4.血液传染病检查:目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等四项。凡检查阳性者不得参加献血。
·献血要经过哪些步骤?
1.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有身份证号码的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献血登记。
2.等候献血:由于献血者集中到达,而献血总要逐个进行,耐心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可事先准备书报杂志阅读。
3.刷洗手臂:手臂不清洁容易造成本人手臂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请务必认真洗刷。
4.碘酊消毒:消毒后请勿接触消毒部位。
5.采血前核对:请回答采血人员核对时提出的问题,如“您叫什么名字?”,“您是什么血型?”等。
6. 采血:请躺在采血椅上,保持倾斜姿态,穿刺前请握紧拳头;一旦采血针刺入静脉,拳头作握紧、放松动作直至采血完毕。
7.止血:采血完毕请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请不要捻动止血棉球,以防皮下血肿。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
对针眼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将减少或避免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1.献血后应用消毒棉球盖好穿刺孔,以胶布固定,并用3个手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5分钟。
2.检查穿刺孔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3.为保护好穿刺孔不受感染,至烽在4小时内不要取去穿刺孔上的敷料。
4.针眼处1-2天内不沾水。
·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
如果您健康检查合格参加献血,献血前请做以下准备: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 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3.食物应少脂肪。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
4.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 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过量。
·献血后会贫血吗
只要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因为献血只是人体内可以再生的血液暂时少量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再生功能,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贫血本身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体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献血绝对不会引起贫血,相反,经常献血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器官,造血功能,有益于人体白细胞的再生。
·为什么少数人会发生献血反应?
首次参加献血的人中有极少数人会发生晕眩反应。其表现为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等,然后出汗,出汗后面色逐渐红润,症状很快消失。上述晕眩反应经适当护理,无一例发生意外。
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献血缺乏生理知识,精神紧张;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的睡眠不够充足;有的未进早餐;有的献血前疲劳过度等等。
网友:血可以做亲子鉴定吗
“孩子是亲生的吗?”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存在的一个疑问?那怎么来确定呢?
这个问题好难啊
血液传递说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遗传是通过血液进行传递得以实现的,就是小孩从父母那里接受了一部分血液,因而相似于父母。现在所用的血缘关系、血统等名词即来源于此。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与这个理论有关联,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所谓滴骨法,就是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现代研究表明,如果这个骨头比较新鲜,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如果这个骨头干枯,表层腐蚀发酥,滴入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所以滴骨法的“滴血认亲”,亲还是不亲,那得看死者骨头烂得有多彻底。
所谓合血法,就是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缘关系。而实际上,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合为一。所以 “合血法”鉴定后都是亲人。
滴血认亲不靠谱
先成论和渐成论
随着精子的发现,荷兰一位科学家提出,每个精子中带有一个小人儿,在女性的子宫中可以成长为一个婴儿,这就是“先成论”。与之相反的观点就是“渐成论”,由一个英国学者提出,他认为精子里面没有小人儿,是精子进入子宫后,在子宫中慢慢发育成小人儿的。
当时,这两说法相互谁也不服谁,争论了很久,也无法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
我就是个细胞,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后才能发育成小人儿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孟德尔在种豌豆儿的过程中,有了心得,说亲子代长得像,那是因为有个叫遗传因子(就是现在说的基因)的东西,从亲代传给了子代,遗传因子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基因。后来一大堆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实是不服气,心想:这么牛B的规律你一个种豌豆儿的就能发现了,那我们这些吃皇粮的脸往哪放啊!)经过了非常严密的论证后,一拍都是毛的大腿,说:“孟德尔说得对啊!”
孟德尔:当时都TM干什么去了,我嗝屁了才认可我!
这个规律就可以应用在亲缘关系的鉴定了。大概的道理,孩子的基因是爸爸妈妈给的,那用孩子的基因或者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和父母亲去匹配,匹配得上那就是亲人,匹配不上就得问问隔壁老王,是不是抱错了啊!
这个理论说起来挺容易,但做起来也没那么顺利。
最初是用血型来判断,血型有很多种类型,咱们用最常见的ABO这种血型为例。
ABO血型基因型
如果夫妇都是O型血,那生出的孩子应该也是O型血,如果是其它血型,那就得问问隔壁老王,是不是抱错了。就算生出的是O型血的孩子,那也不能确定这个孩子没有抱错,血型这个东西又不是你一家的,隔离老张、老李也可以是O型血啊!
如果夫妇一个是杂合A型血,一个是杂合B型血,那他俩的孩子就可以是任何血型。抱没抱错都看不出来。找对象也得看看血型啊。
所以通过血型鉴定亲子关系这个办法不靠谱,多数情况下只能否定亲子关系,不能肯定,特别情况下连否定也做不到。隔壁老王看着自己的血型,哈哈大笑!
笑的这么开心
其它情况请大家自行补脑。
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有了白细胞鉴定技术、染色体鉴定技术。前者准确率据说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后者这项技术就是利用其形态来鉴定亲子关系,这要靠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其准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亲缘关系这个事不是接近百分百,总有老王会笑的。
被推广开并且准确率几近百分百的是DNA鉴定技术。一个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如果检测到某个染色体中DNA位点的基因,一个与父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母亲相同,否则就得问问隔壁老王,是不是抱错了啊!
每一种荧光色可表示基因所在的位置
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作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是亲子关系了,如果有三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了,有一两个位点不同,那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是不是亲子关系。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这时老王就笑不出来了。
除了同卵双胞胎,几乎找不到有相同DNA的人
老王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瞅你那样,一定不是亲生的
文章内容可能有引用其它网络内容,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免费删除:https://www.whnhnc.com/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