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真的是和氏璧吗?还是说每朝都不一样呢?
很多人说秦王玉玺是和氏璧所做。其实并非是和氏璧做的玉玺。秦王玉玺是玉匠孙寿选上好蓝田白玉所刻。也是历史上第一块玉玺
,后被刘邦所得。后唐李从珂时秦王玉玺便遗失了。随后朝代每次更换,帝王们便模仿嬴政命人打造玉玺。因
帝王们普遍认为前朝玉玺都是不祥之物,所以每有改换朝代,玉玺也会随之更换。
一、秦王玉玺下落不明
嬴政一统七国后开始制作了第一块玉玺。秦后几个朝代都以此得玉玺为荣,称其为传国玉玺。而每代帝王不但拥有传国玉玺,还会打造自己的玉玺以号令群臣。于是传国玉玺辗转多次,又失而复得。一直到唐末时,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自焚。随后传国玉玺便下落不明了。至于宋朝到清末一直流传世面的传国玉玺全都成了赝品。而真正传国玉玺便就此消失。按理来讲,玉不会怕火。但历史上真正传国玉玺却如凭空消失一般,令人百思不解。
二、自唐朝起各朝各代都会自制玉玺
秦开创了玉玺之先河,而一直到隋朝,帝王们都以秦王传国玉玺作帝印。唐灭隋后,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便命人打造属于自己的玉玺。后代帝王纷纷效仿。一直传至清末。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而自己打造,无意间开创了帝王们换玉玺先例。不曾想后世帝王纷纷效仿。于是各个朝代玉玺千奇百怪般出现在现代人眼中。
三、李世民自造玉玺典故
唐灭隋后,杨政道携玉玺逃至大漠。于是李世民登基时没有传国玉玺。便巧言辩解道:传国玉玺乃不祥之物,自秦至隋。江山还是尽落于我李家。于是便命人重新制作玉玺。不想李世民之辩语被日后得到传国玉玺当场打脸。自唐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宋微宗也有如此观点。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方块状的玉玺呢?
个人认为,和氏璧变玉玺原因有三,具体如下:
和氏璧恐怕是一块天然的原形玉坯
和氏璧的出现是一波三折的,和氏为它的被进献,可谓愚忠到底,而见多识广的赵王,也对和氏璧更是狐疑不已,由此可见
和氏璧应该是一只“丑小鸭”
而赵王随后对和氏的凶残更是说明,和氏璧应该不会是一块,不完全是经过人工雕琢的玩物,否则赵王的态度,在确定和氏璧身份后,怎会180度大转弯。
和氏璧材质优良,厚薄合适
另外和氏璧的材料规格,应该是厚薄合适,或者质地均匀的。只有这样,再加工时,才可以使得玉玺成形容易,即便是在雕琢后的玉璧进行加工,也不会有太多的麻烦,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毕竟是有时限性的。
此外当时玉玺的样子,受到书写材质,以及审美的影响,
玉玺断然不会像后世亚欧大陆文明频繁交流之后的追求厚重而多样,它应该有的秦汉时代的特色,所以在一块不算大的玉坯上或者是在玉璧上,加工一件玉玺,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玉玺脱胎和氏璧,可以彰显神秘和正统
在国人的认知中和氏璧已经不在一块简单的玩物
,其被雕成的玉玺,也被赋予王权合法继承的意义。24史中,朝权交替似乎只有对它的拥有,王朝才是秦皇帝国的合法继承者
。即便传说中它丢在了成吉思汗的草原,所以神秘的和氏璧只有变为玉玺,才是后人心中最佳的归宿。
在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怎么做?我儿子两岁了,我怎么和他做亲?
你的儿子两岁,可以用口腔拭子或血痕作为检测样本最好不要采集毛发因为孩子小,毛发比较细,比较稀疏,因此,毛发中所含的DNA较少,具体的可以咨询河南北美司法鉴定的专家0371-87096997
亲子鉴定怎么做亲子鉴定需要
当事人需提供身份证、孩子的出生证(或户口)等证明身份及其相互关系的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1寸或2寸同一底片免冠照片3张。我们将在采样现场查验身份证件。 如果小孩无任何证件,可出具正式鉴定报告,但报告中不涉及孩子无姓名。
按相关规定缴费;所有被鉴定人都必须亲自到现场由我们的专业人员进行取样,留下指纹及拍摄照片作身份证明,取样时需有合法证人在场。
在核对当事人身份及委托书后,开始实验室鉴定。
出具鉴定结果报告,并由委托者本人签收。
我怀疑自己是领养的.可父亲已去世多年怎么做亲子鉴定呀?
母亲还健在吗?如果没办法提取到血液的话,头发也可以做,但好像价格要贵很多
网友:玉玺做亲子鉴定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美好的婚姻不过如此。
54岁的女子——花花,与如今62岁的丈夫杨某走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料,她用尽所有积蓄买下的一张价值38800元的“玉玺床”,却被丈夫愤怒之下砸得粉碎,只为发泄压在她心里32年的秘密。
她和他有着怎么样的恩怨情仇……
01喜结连理,丈夫却怀疑女儿非亲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那年23岁的花花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大她8岁的杨某,花花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爹妈都希望她们能早点成家,过自己的生活,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花花与杨某相处几个月,虽然不是很了解,但觉得彼此也是挺合适的,便仓促订了婚。
结婚6个月,花花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却不料杨某大为不开心,他认为十月怀胎才是正常,而花花与他结婚才6个月就生下了女儿,便把一股无名之火记在这个新生儿和花花身上。
但为了面子和名声,杨某并没有说出来,而是把这件事一直闷在心里。
从此,杨某时不时地对花花发火,常常喝醉酒后,胡言乱语说花花是个不检点的女人,哪怕一年后,江花生下了小女儿,杨健还是不冷不热。
花花只当杨某的性格如此,不理会杨某的指责与不信任, 一心一意带养两个女儿。
岁月更替,一晃两个女儿都长大了,也出嫁了。
想着家里盖的一栋三层小楼房,外面装修好了,里面却还是毛坯房,屋内很是简陋,两夫妻便一起去珠海打工,想赚点钱把房子里面再装修好。
02杨某与女儿的争吵,愤怒之下却砸碎了玉玺床在珠海打工的日子里,花花身体不舒服,患有皮肤病,在珠海一个床品体验馆,体验了一款玉玺床之后觉得对身体很有好处。
于是,花花在没有和丈夫丈夫商量的情况下,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花了38800元购买了这款床,而这让杨某又非常不满,可是也无可奈何。
春节的时候,他的大女儿带着孩子回娘家过年,杨某给外孙看手机,导致大女儿对父亲产生不满,她告诉父亲小孩子不能多看手机,对眼睛不好。
可是,杨某觉得小孩子偶尔看下并没有什么问题,父女俩人因为教育理念不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大女儿一气之下摔坏了杨某的手机,两人还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
之后大女儿带着外孙回了婆家,而花花也跟着大女儿一起走了,一直过了十几天才回来,这让杨某非常恼火,他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和大女儿太接近,觉得妻子跟着女儿走,就是和女儿站队,根本不顾及他做丈夫的感受。
于是,杨某在气愤之下拿起锤子,把玉玺床锤了个粉碎。
当时花花指责杨某不应该私自毁坏她的贵重物品,可是杨某却说这只是个导火索。
他说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心里压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他说这个大女儿根本不是他亲生的,否则她怎么会殴打自己的亲生父亲,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此时的花花,才恍然大悟,这么多年来,杨某的冷嘲热讽,时常很难听的话,对大女儿的谩骂,都是因为她和他结婚6个月就生下大女儿。
花花依稀记得,当年4月份结婚时,他们已经认识了4个多月,当年正月,她去杨某家过年,两人是住在一起的,孩子就是正月怀上的,可是杨某根本不信。
03亲子签订,一场婚姻的结束玉玺床碎了,两个女儿成家了,面对着丈夫永远的不相信,花花已经没有对杨某有什么依恋了,决定还自己一个清白。
在他们又一次争吵之后,花花提出让杨某和大女儿做一次亲子鉴定,以洗刷她32年前受到的侮辱。
花花一说出来做亲子签订的事,杨某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邻居们的见证下,杨某和大女儿去做了亲子鉴定,并笃定地说:“她肯定不是我的女儿,我不信我老婆的肚子这么厉害,六个月就能生孩子。如果大女儿是我的亲生女儿,要我做什么都行,我承担一切的后果。”
毫无疑问,鉴定结果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说明了杨某和大女儿的亲子关系。
正当大家都在等待杨某表态时,他却突然把风向转向了女儿,说一切都是女儿的错,她不该和他这个父亲动手,就因为这样,他才会想去做亲子鉴定。
花花以为,杨某会履行承诺,给她一个迟来的道歉,可是,她失望了。
一旁不停地抽着烟的杨某,狠狠吸了一口烟,却说出了一句让花花彻底绝望的话,他说:“我没错,也不可能道歉,我要离婚,至于女儿,我生不要她养,死不要她葬。
此时的花花,痛心地流着泪表态说,今天我总算自证清白了,我已经忍受了他32年,我再也没有了精力和理由去迁就他,离婚吧,至于女儿,我也会劝她们多去看望他们的父亲。
亲子鉴定,真相背后,就是这对风雨同舟32年的夫妻走向婚姻的尽头。
是杨某的猜忌亲手把一个家的幸福毁了。
结束语:婚姻是由两个陌生人从不同的原生家庭走向一个屋檐下,唯有爱,信任,包容才能让一段婚姻长久下去。
原本女儿的身世之谜揭开后,这对老夫妻可以一起重新开始,迎来生活的新篇章,可是,由于杨某的固执,最终他们的家还是散了。
花花是个勤劳朴实,而又隐忍的女人,她曾经打算为了这个家付出一辈子,可是杨某的无端猜忌和言语攻击让她慢慢寒了心,最终毁了这个本来幸福美好的家庭。
如果杨某的内心大度一些,可以听取别人的解释,两夫妻选择好好沟通,也许,他们的婚姻也走不到这一步。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之间无论发生了什么矛盾,也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打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珍惜眼前人,家和万事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最美人间四月天 博物馆春游正当时
快来存下这份上博学院亲子活动安排表吧
四月亲子课表来啦
日期
时间 课程 4月3日周六
上午09:00
《国宝“流浪”记》6-9岁
上午10:00
《博物馆里的神奇水下世界》6-9岁
下午13:00
《国宝“流浪”记》10-14岁
下午13:30
《东周列国环游记·货币篇》6-8岁
下午14:00
《博物馆里的神奇水下世界》10-14岁
4月4日周日
《聆听元明清瓷器上的“植物花语”》6-9岁
4月10日周六
《博物馆双语课—古人也买断手的时尚爆款单品大盘点》4-6岁
《跟着文物学成语系列课1》4-6岁
4月11日周日
《博物馆双语课—古人也买断手的时尚爆款单品大盘点》7-9岁
上午09:30
《从神话到历史》6-9岁
《几件“奇珍异宝”了解丝绸之路》6-9岁
《几件“奇珍异宝“”了解丝绸之路》10-14岁
《小小军事家—古代兵器大比拼》6-9岁
《大唐寻梦记—考古走进大明宫》6-9岁
4月17日周六
《博物馆双语课—藏在碗里的西域神兽》4-6岁
《大唐寻梦记—考古走进大明宫》10-14岁
《双语博物馆—藏在碗里的西域神兽》7-9岁
4月18日周日
《东周列国环游记·货币篇》9-12岁
《陶瓷怎么看?色彩来告诉你》6-9岁
《跟着文物学成语系列课1》7-9岁
《从神话故事到历史》10-14岁
《陶瓷怎么看?色彩告诉你》10-14岁
4月24日周六
《小小印章里的中国故事》10-14岁
《琼楼玉“语”—玉器馆里的双语课堂》10-14岁
《小小印章里的中国故事》6-9岁
《小小设计师——唐代最炫民族风》6-9岁
4月25日周日
《哪个朝代能赢?世界最贵青花瓷器大PK》6-9岁
《九歌:古代绘画中的神话符号》6-9岁
《哪个朝代能赢?世界最贵青花瓷器大PK》10-14岁
《九歌:古代绘画中的神话符号》10-14岁
《小小设计师——唐代最炫民族风》10-14岁
新课来啦
博物馆里的神奇水下世界
◎ 主讲人:于奇赫
◎ 地点: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玉器馆
◎课程介绍
年年有鱼是“年年有余”的谐音,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鲤鱼跳过龙门的故事,也寄托着人们考学升官的梦想。你见过水獭捕鱼的场景吗?你知道鱼可以作为装信的“信封“吗?你见过海里若隐若现的怪兽吗?你知道陶瓷里面还有哪些有趣的海怪形象呢?在文物中发现广阔的江河湖海,认识水生物的种类与丰富的文化意义.
本课内容涉及了历史、科学、自然,地理、审美、民俗等多个领域,让孩子在观察、摹画文物的过程中理解水生物,从生物到文化的演变过程。
◎活动时长:90分钟
◎ 年龄:6-9岁、10-14岁
教师简介
于奇赫,艺术学理论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史论系。现为北京市博物馆学会专业秘书,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
时间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3日 10:0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3日 14:00 10-14岁 一大一小聆听元明清瓷器上的“植物花语”
◎ 地点:中国古代陶瓷馆
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谐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
瓷器上运用什么样的纹饰图案,不仅受到当时社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帝王爱好,同时也和当时烧造工艺水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课程我们将会要求孩子在观察、摹画文物的过程中理解花卉纹饰的共性与个性,掌握瓷器中10种基本的植物纹样并理解其含义。要求孩子在观察花的同时,观察叶子,了解植物同动物的联系,初步了解各种植物的文化含义。
◎ 年龄:6-9岁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4日 13:00 6-9岁 一大一小博物馆双语课
——古人也买断手的时尚爆款单品大盘点
◎ 主讲人:郭馨阳
◎ 地点: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玉器馆
人们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十分健忘,我们在飞速奔跑,往往会忘记曾经的辉煌!比如:经济繁荣时人们的吃穿用度,曾经也会有一些时尚单品刷爆古人的朋友圈。
如果那个时代也有李佳琦,也一定会让你买它!买它!买它!你看那只冰冷坚硬的瓷枕了么?今天你嫌弃它不舒服,但它当年可都是买断货的爆款!
再看那亭亭玉立的梅瓶,想当初,那可是宋代每一位快乐肥仔都想拥有的大罐子。
你看那白如羊脂的玉质带钩,今天安安静静躺在博物馆里,但若当年如果没有它,那你走起路来衣服可就随风摆动而有失风度了呢。
你再看那温壶和木叶盏,哪一个不是当年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必备之物?当年不仅有爆款还有广告词呢!是不是很好奇古人的市集能有多热闹?那就随我一同走进上海博物馆,去看看古人爱不释手的那些时尚爆款单品吧!
◎ 年龄:4-6岁、7-9岁
郭馨阳,毕业于英国金斯顿大学家具设计专业,策展硕士。中英口译员。曾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担任展览策划。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0日13:30 4-6岁 一大一小 4月11日09:00 7-9岁 一大一小陶瓷怎么看?色彩来告诉你
◎ 主讲人:詹啸
中国的陶瓷是代表性的手工业产品,享誉世界,而在整个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瓷器品种,我们将带着大家按照颜色来给中国古代陶瓷的技巧巅峰——彩瓷进行分类,主要以上博馆藏明清彩瓷为模板。继宋代的单色釉高峰之后,中国陶瓷在明清两朝又迎来了彩瓷的发展巅峰,到底什么叫单色釉瓷器,什么叫五彩,什么叫斗彩,什么叫粉彩、珐琅彩,这些困扰大家的难题,我们将一一揭晓。
詹啸,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艺术博主。曾入选敦煌研究院“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志愿讲解敦煌莫高窟。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8日 09:3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18日 13:30 10-14岁 一大一小哪个朝代能赢?
世界最贵青花瓷器大PK
青花瓷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陶瓷品类,甚至成为了中国陶瓷的代表,而青花瓷器到底起源于何时,又是哪个朝代得到大力发展,我们很少人能够彻底了解。青花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青花瓷的审美与北方草原文明存在着哪种内在的关联,青花色料的贸易在整个丝绸之路贸易史上的地位如何,元代青花和明代青花的审美偏向分别是哪?有哪些有意思的朝代产生了哪些不同风格的青花瓷,而青花瓷背后又有哪些帝王将相的故事呢?我们都将在本次课程中给孩子们揭晓。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25日09:3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25日13:00 10-14岁 一大一小双语活动
琼楼玉“语”
——玉器馆里的双语课堂
◎ 主讲人:李晨
◎ 地点:中国古代玉器馆
汉代的古书《说文解字》将玉解释为“石之美者”。玉和其他石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仅仅是更漂亮吗?在石器时代,东西方都曾经使用玉器,为什么西方的玉器渐渐衰落了,而中国人对玉器的热爱一直持续到今天?玉器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装饰品,对古人来说也是这样吗?“玉不琢、不成器”,精美的玉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本次课程由牛津大学考古博士带你探索玉器的奥秘,了解中西方对玉器文化的不同理解,同时,让孩子学会15-30个关于玉器材质、器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英语词汇,帮助孩子用英语表述中国玉器文化,提升孩子在英文朗诵、写作等场合中的内容表达丰富度及专业度。
◎ 年龄:10-14岁
李晨,牛津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职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从事艺术史与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24日 13:00 10-14岁 一大一小双语博物馆
——藏在碗里的西域神兽
从罗马帝国东征、到佛教传入中原;从丝绸之路的兴起、到中国瓷器的名满天下。多少神奇的小动物随着时代变迁走入中原又走到全世界。你听过格里芬么?你知道摩羯鱼的前世今生么?你想知道为什么古人的狮子千奇百怪么?你想知道传说中的麒麟实际上长什么样子吗?
跟着馨阳姐姐的博物馆双语课,透过一件件珍贵的器物,一起解密那些我们熟知却又陌生的西域神兽们吧!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7日 09:30 4-6岁 一大一小 4月17日 13:30 7-9岁 一大一小精选活动多馆连讲
三馆连讲
国宝“流浪”记
◎ 主讲人:刘沁
◎ 地点:中国古代青铜、中国古代陶瓷、中国历代货币馆
威严雄厚的大克鼎、绝美的《九歌图卷》、精美的曾侯乙编钟、各色各样的明清官窑、琳琅满目的各国钱币、各种美轮美奂的印章;它们虽然是重要的国宝,但是它们同样也经历过各自的流浪历程。它们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在它们身上还有哪些故事?它们最后又是由谁送进博物馆停止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想知道国宝们的背后的故事吗?请跟随老师的讲述,一起追寻它们的前世今生。
刘沁,考古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具备丰富的少儿教学经验。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3日 09:0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3日 13:00 10-14岁 一大一小三馆连讲
跟着文物学成语1
◎ 主讲人:张晓翔
◎ 地点: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书法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汉语散发着特殊的魅力。而有时,那些文物又有着比语言更神奇的力量。
去年年初,我们曾推出过“跟着文物学成语”同名线上课程,孩子在屏幕前遨游上博,体会成语的魅力。如今,我们把这门线上课搬到了线下,孩子们将透过“安静”却饱含历史重量的文物来认知成语,寻找成语的“诞生地”和“源头”。
● “破镜重圆”里的镜子会长什么样?
● “青出于蓝”的“青”会是怎样一种颜色?
● “入木三分”的作品究竟会怎样打动人?
成语是无形的知识,文物是有形的文化载体,将枯燥的成语释义变成生动有趣的文物故事,平面的文字变成多维的思想空间,建立情境式学习环境,让孩子学习成语更容易、更便捷、更易理解。
本系列课程将分为“成语故事阅读与释义”,“实物探究”,“内化运用”三个模块,先进行阅读训练,然后分别解读青铜馆、陶瓷馆和书法馆中的6件国宝,将其与传诵度、知名度较高的6个成语进行关联,讲述成语背后的典故,以文物为证,还原历史,学习“原汁原味”有史可查的成语,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张晓翔,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毕业,从事文化艺术展览工作十余年。所设计博物馆课程“《博物馆是什么》绘本系列课程曾荣获2015-2017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设计项目奖、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十佳”教学设计奖。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0日 14:00 4-6岁 一大一小 4月18日 10:00 7-9岁 一大一小双馆连讲
几件“奇珍异宝”了解丝绸之路
◎ 地点:中国历代货币馆、中国古代陶瓷馆
从驼铃声声,到列车飞驰;从货轮不止,到天空布满的航线,丝绸之路闻名遐迩,不容忽视的是国人对丝路历史的知之甚少。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丝路文化中选取精华给孩子们讲述听得懂的、有趣的、启发性的内容呢?詹啸老师以丝绸之路的地理发现、文化交流、历史典故等方面为逻辑,从上海博物馆众多国宝文物中选取最适合孩子们接受的文物,以点带面讲述丝路文化,用传承培养自信、用问题引领探索,展现给孩子们一幅真正的丝路画卷。
●丝绸之路的名字从何而来?
●丝绸之路是固定的一条线吗?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
● 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影响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1日10:0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11日13:00 10-14岁 一大一小双馆连讲
大唐寻梦记——考古走进大明宫
◎ 主讲人:丁睿
◎ 地点: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古代玉器馆
在今天古都西安的北部,曾经耸立着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它的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这就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大明宫。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想知道这座盛世宫殿的规划布局吗?想了解丹凤门曲折离奇的考古过程吗?想感受含元殿中万国来朝的盛景吗?想知道官员上朝路线吗?想体验后宫中的娱乐生活吗?
和老师一起以考古学的视角,走进上海博物馆,穿越回盛世大唐时期的大明宫,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唐代陶瓷和玉器,领略多姿多彩的宫廷生活,感受大唐文明的开放多元,探寻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世界贡献!
丁睿,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曾参与多次考古发掘工作和博物馆策展工作,具备丰富的少儿教学经验。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1日 14:0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17日 13:00 10-10岁 一大一小双馆连讲
小小设计师——唐代最炫民族风
◎ 地点: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货币馆
唐代是马背上建立的朝代,它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对各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唐代自李靖打败了突厥主力之后,他的事业如开挂一般蒸蒸日上,再加上丰富的物质文明达到顶峰,边防实力也让大唐自信满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盛唐时期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成为了时尚之都、金融之都、留学之都。于是唐代开启了最炫民族风,来自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和文化从服装风格上、饮食喜好上、精神向往上都有所体现。
小小设计师课程选取上海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多民族风情文物,从造型、纹样、功能等方面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与人文,感受中国最强盛朝代的时尚风潮。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24日 14:0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25日 14:00 10-14岁 一大一小热门活动返场 单馆精讲
从神话到历史
◎ 主讲人:胡芳博
中国古代有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例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勇士刑天,同学们都听说过。这些神话传说历史悠久,能够流传了几千年,并非空穴来风,其实有很大的学问。众多神话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他们生活在怎样的时代?考古出土的文物能否找到神话的影子?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跟随上博文物一同走进古代神话的世界。
胡芳博,考古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在上海、浙江参与过多次考古发掘工作,现从事考古研学旅游策划及推广工作。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1日 09:3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18日 13:00 10-14岁 一大一小小小印章里的中国故事
◎ 主讲人:颉鹏
◎ 地点:中国古代印章馆
印章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独有传统艺术,一个人有自己姓章、名章、字章、号章,也还有闲章,印章的材料有玉、玻璃、铜、鸡血石等等。代表国家的文件,光有签名还不行,没有盖印章就不能生效,改朝换代谁拿了玉玺印谁就能定天下,一方印章甚至比一个人的生命还要宝贵。那么,印章的地位究竟为什么这么显赫,刻印有哪些讲究,印章在书画作品中为什么那么多,都有什么字体和构图形式?
本次活动颉鹏老师带领大家在印章馆参观不同种类,不同时期的印章,从认识石料开始,学会区别官印和私印,进一步了解字体的演变历史,区分印章的使用功能,之后在绘画馆历代作品中对印章进行分类,根据位置推测印章的功能,并且能够鉴别古代著名收藏印。
◎ 年龄:6-10岁、10-14岁
颉鹏,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毕业。颜真卿书法研究院、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师、上海工艺美院书画教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画专题研究与教学。
九歌:古代绘画中的神话符号
◎ 主讲人:徐旭峰
◎ 地点:中国历代绘画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当人们面对自然,希望来年得到更好的丰衣足食,他们将各种愿望寄托给天地,慢慢的,大自然的一切被人为地赋予了某些神性,石头有石头神,花有花神等等,然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之所以各种神灵的存在,都是寄托着古人们的美好愿望。楚文化一直是特别的存在,文学中的楚辞,考古中的西汉马王堆等等,那些神奇的神话符号,均体现着他们独特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借着上海博物馆馆藏元代张渥的《九歌图》,我们来聊一聊楚文化中的文学、绘画,以及楚人的生活,并且涉及更多的藏品,来看看这些神话符号在后世中国人生活中、心目中、理想中的特殊意义。
徐旭峰,字九峰,现供职于上海书画院展览部,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海上书画人物年表汇编数据库策划人,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成员,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觉群书画院画师。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25日 10:00 6-9岁 一大一小 4月25日 13:30 10-14岁 一大一小小小军事家
——古代兵器大比拼
◎ 地点:中国古代青铜馆
想知道古代人打仗都使用哪些兵器吗?想知道冷兵器时代的高科技武器是什么吗?想知道奇形怪状的兵器都叫什么名字吗?走进上海博物馆,找一找古代的兵器都在哪里,它们都长什么样子。跟随老师学习古代军事知识,了解古代军事史,学做一名小小军事家。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11日 13:30 6-9岁 一大一小东周列国游记
——货币篇
◎ 主讲人:梁威威
东周时期,是中华五千年货币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列国经济各成体系,形成了燕齐刀币、三晋布币、荆楚蚁鼻和秦魏圜钱等货币系统,也造就了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
想了解东周列国都有哪些货币吗?想知道问鼎中原、三家分晋、五国相王、燕昭新政等历史典故背后的经济事件吗?那就来一起探索小小钱币上的春秋战国史吧!
◎ 年龄:6-8岁、9-12岁
梁威威,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曾多次参与考古发掘和博物馆策展工作,具备丰富的公众考古实践和青少年研学教育经验。
适合年龄活动形式4月3日 13:30 6-8岁 一大一小 4月18日 09:00 9-12岁 一大一小温馨提示
1. 所有报名的亲子家庭,均需佩戴口罩参与活动。
2. 家长提前准备好本人及随行儿童的“随申码”,随申码为“当日绿色”方可参与活动。家长须携带身份证,并配合工作人员做信息登记工作。
3.费用包括:展馆导览,文物赏析,现场教学,教具教材等
4.付费和退费:申请退款需提前3天以上(包括3天),开课前48小时,不予退款。
5. 所有课程集合地点均为上海博物馆南门绿色通道前,由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博物馆。
6. 请在开课时间前十五分钟到达集合处,向工作人员出示报名信息。
7.咨询电话:021-56389041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10:00——17:00
8.在开课前会班主任会通知具体事宜,请加微信号:13370228157,了解开课详情~
9.请务必填写家长本人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如所填号码无法联系导致课程延误,损失需自行承担。
● 缴费与报名 ●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咨询电话
021-56389041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10:00至17:00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学院(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学院)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学院”版权信息。敬谢!
上海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亲子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上海博物馆对上博学院课程的推广。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上海博物馆的以上行为。
上海博物馆学院课程由上海博物馆官方设计与策划,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课程的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博物馆所有。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文章内容可能有引用其它网络内容,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免费删除:https://www.whnhnc.com/dna/